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业绩会 | 颜建国:“三好学生”中海要买更好更便宜的地
业绩会 | 颜建国:“三好学生”中海要买更好更便宜的地 来源:观点地产网

“百年长青”,这是过去几年中海年报中关于发展目标的不变描述。如今走过四分之一旅程后,中海一改往日的保守姿态,宣布年内销售目标为2900亿港元。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时间节点提高销售都显得别有深意。可以理解为“颜建国时代”的更加积极进取,也可以解读为过去几年中海在土地市场上的行动终于要反映在销售额上。

3月26日,中海在香港举行2017全年业绩发布会,和中期无异,一样是主席兼行政总裁颜建国牵头,带领副总裁郭光辉、执行副总裁、运营总监兼总建筑师罗亮出席现场。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现场获悉,2017年中海净利增长10.1%至407.7亿港元,净利润率达到24.6%以外,继续保持优势;资产负债率下降2.6个百分点,为57.6%,加权融资成本也进一步下调至4.27%。

盈利等财务指标继续走强,报告期内中海在土地上的收获也颇为丰富。2017年斥资1106亿港元新增76幅地块,权益建面146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00.8%,权益建面成本为7559.8元/平方米。基于土地上的积极表现,2018年中海的可售货值达到5500亿元,比上年增长逾5成。

面包和面粉盈余在手,一向严肃的颜建国也难得幽默,现场透露中海要“努力做三好学生”,2018年继续加快规模发展,争取年内实现290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并表示“对2020年4000亿战略目标充满信心”。

“保守”中海也有2900亿目标

中海要在2020年达标4000亿,这对行业来说已经不是秘密。只是手握大量土储的中海,如今有了更多底气,也在设法将“面粉”变现。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业绩会现场获悉,过去的2017年,中海合约销售面积14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9%;销售金额同比增长仅10.2%,为2330.7亿港元。刚过两位数的增长率远远落后于全行业13.7%的增速,在17家千亿房企中,同样处于最低位。

不过被诟病销售“保守”多年的中海,今年似乎要绝地反击。颜建国在现场透露,2018年“好中求快、稳中求快”是中海要着力做的事情。首先是确保合约销售增速不低于25%,即2900亿港元。

支撑这个目标的是中海在土地扩储上的积极补仓。2017年,中海在32个城市(包括香港)合约购置土地76幅,总楼面面积1741万平方米。加上2016年中海收购的中信的2400万平方米土地,截至2017年年底,中海系列公司合计土地储备已经达到8278万平方米,为2018年加快增长乃至未来3年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土地储备。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现场获悉,2018年中海的可售货值为5550亿港币,比去年逾3600亿港元货值有了比较大的增幅。另外已锁定的销售方面,2017年中海尚有1400多亿港元的合约额未结转。上述金额随着后续工程的进度,会陆续在2018、2019年实现结转。

对比过往仅10%的增速,2018年中海预期增长25%的合约销售目标已经是相当积极进取。不过向同行3000-5000亿的销售看齐,中海的目标依然被质疑过于保守。相关的依据就是中海的去化率。对应5500亿港元货值来看,2900亿港元销售额的去化率大致在52%,远低于去年同期的65%。

对此,颜建国则表示“对市场怀有敬畏之心。”他透露,行政调控会在今年继续延伸,金融调控政策目前也处于比较紧的阶段,因此审慎看待。另外从供货节奏来看,很多产品是集中在下半年供货,尤以第四季度为最,因此销售的时间会比较短。不过他也表示,会根据市场情况,在半年的时候再检讨全年目标。

按照中海的规划,要在2020年实现4000亿港元的销售目标。从过去一年的表现来看,也似乎在无限接近自己的期待。按照2018年25%的增速来算,2019-2020年中海的销售金额或将达到3480亿和4176亿港元。

从颜建国的回应来看,中海超额达标似乎也是胸有成竹:“现在我们往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至于到什么时候,能不能提早或者怎么样,还要看这一两年的情况,但我们对这个目标是充满信心的。”

规模增长B面

如果说规模放量是颜建国时代的最大变革,那么中海保持不变的依然是财务上的良好表现。

2017年,中海毛利率由上年的27.8%上升5.1个百分点至32.9%,净利润率达到24.6%。其中,净利上升10.1%至407.7亿港元,即使扣除投资物业以及合营项目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收益合共65.1亿元后,净利润依然达到342.6亿港元,平均股东资金回报达到16.7%。

债务结构上,资产负债率为57.6%,比2016年下降2.6个百分点;短期偿债能力方面,过去的2017年,中海流动比率为2.43,比上一年增长0.05;速动比率有所下降,为0.8,不过同样接近于1的可靠节点。

年内,由于纳储和收购等动作,中海的资金使用效率出现较大改善,比2016年的7.5%录得较大提升,为27.9%。据颜建国现场透露,截止2017年中海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以及应付票据分别为 1035.8 亿和 746.6 亿港元,持有现金1040.5亿港元。

同时,年内中海继续降低融资成本,成功置换中信资产收购中所承接的部份人民币高息贷款。再加上年内获得年息为HIBOR(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1.38%的180亿港元贷款,进一步拉低平均融资成本,由2016年的4.76%下降至2017年的4.27%。

不过在诸多财务指标向好的同时,一样没有改善的则是中海的净利增长速度。观点地产新媒体从历年财报获悉,2013-2016年,中海的净利增长率分别为23.08%、18.04%、27.36%、4.86%。对比过往15%-28%的增长率,2017年中海的净利增长指标略有上升,为10.12%,不过依然难以回到过往18%-27%的增长水平。

“在基数、净利润规模如此大的情况下,我们追求的是净利润总额持续稳定提高。”面对观点地产新媒体的疑问,颜建国回应表示,过去中海的净利只有100多亿港元,20%的增长绝对额也就是20亿左右,而2016年净利是370亿港元,对应10%的增长就是40多亿,比原来的20亿还大得多。

在基数不断扩大的同时,中海似乎已经对净利润增长率放宽心:“基数越大可能增长率会慢慢降低一点,我们认为也是正常的。”

因此,下一步中海寻求的似乎是整个蛋糕的做大,“买更好的地、更便宜的地,同时在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保持高的利润率,同时也适度扩大规模,这样我们总利润额还是有比较高的成长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