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总是用来打破的,继2017年底组团15家中外银行签下180亿港元贷款,创下“公司历史上金额最庞大的一笔银行融资”后,在2019年1月末,中海又将最大一笔银行融资金额抬升到300亿港元。
1月24日晚,中海地产在官方微信宣布,与20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订300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创公司在香港最大一笔银行融资,也是参与银行数量最多的一次。
中海称,是次银行反应热烈,共20家中外银行参贷,包括星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银香港、交通银行、工银亚洲、汇丰银行、招商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恒生银行、兴业银行、瑞穗银行、浦发银行、大华银行、三井住友银行、创兴银行、东亚银行、华侨银行、华侨永亨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亚洲)、中国光大银行。
实际上,颜建国回归后的中海开始加大对规模上的追逐,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因此,除了大手笔融资,中海在土地市场上的身影也颇为进取,仅2018年最后一个月,便斥资154.42亿元拿下10宗地块,应占楼面面积合共约181.58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击败长实、新鸿基、会德丰等财团,以80亿港元中标香港启德地块。
按照计算,2018年全年,中海共投得63幅地块,土地面积523.23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1764.1万平方米,应占楼面面积1271.59万平方米,应付土地出让金913.52亿元,受到土地市场变化的影响,并没有达到年初设下的1350亿港元(约1180.48亿元)的投资目标。
不过,在销售规模上,颜建国于2018年已经顺利完成了冲刺目标。按照此前公告,2018年全年,中国海外系列公司的累计合约物业销售约为3012.4亿港元,同比增长29.81%,完成年度销售目标的103.88%。
但他还有更远的4000亿目标,因此补充弹粮已是当务之急。不过从融资的方式来看,除了公司债之外,这家有着稳健财务指标的房企似乎更加倾向于可以大笔融资的银团贷款,一位香港资本市场人士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这是中海在香港的优势。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在历年发布的年报中,给予其贷款的大部分银行均是中海主要往来小伙伴,上述人士指出:“中海是在香港起家的,也在香港扎根了那么久,也是在香港评级特别好的开发商之一,很多银行都愿意借钱给它。”
资料显示,1979年,中海地产创始人孙文杰在中国建筑的受命下,拿着100万港元的启动资金,在香港干起了建筑施工的活儿。1984年,以香港前途明朗为契机,开始踏足香港房地产业,并在1992年敲响港交所金色大钟。
2005年,中海首次获得穆迪和标普给予的Baa3和BBB-的投资评级,开启了在香港融资路上的“绿灯”,其中就包括了大规模的银团融资。
观点地产新媒体曾报道,2012年,中海宣布与12家银行签订一项76亿港元3年期的银团贷款,贷款数额从最初预想的50亿港元增至76亿港元。当时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中海投资人士曾表示,这并不是中海第一次使用银团贷款。
而在颜建国回归之后,银团贷款已经成为这位房企掌舵者补充“钱袋子”的主要方式,从180亿港元到300亿港元,颜建国的组团数字一直在扩大。
只不过这一次,中海并没有像一年前那样公布借贷成本,观点地产新媒体就此咨询中海相关人士,对方也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在宣布签下300亿港元银团贷款的前一天,中海刚发布公告宣布,将公开发行2019年公司债券(第一期),其中债券品种一的票面利率仅为3.47%,品种二的票面利率为3.75%。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这是一个让人眼红的利率水平”。
事实上,不仅是中海更为青睐银团贷款,随着国内融资的收紧以及融资成本走高,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已经转向香港市场,寻找融资成本相对较低的银团贷款。在2018年,包括雅居乐、华润置地、绿城等房企均相继在港获得银行的支持。
作为目前国际金融市场最重要的融资方式之一,银团贷款不仅能提供可靠的大额融资渠道,还能分散授信风险,推动银行同业合作,但相对来讲,这种融资方式对借款人的要求也足够高。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在上述赴港寻求银团贷款的内地开发商中,仅有华润置地一家获得百亿港元以上的贷款金额,与另一家签下210亿港元银团贷款的香港本地开发商新鸿基地产相似,华润也有着较为稳健的财务指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