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南昌公司党工团联合志愿者组织开展“雷锋月”主题公益活动,志愿者们连续4年4次走进南昌市三联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公益慰问活动。
三天前,当我们联系上学校询问能提供一些什么帮助之后?学校回复:“学校现阶段需求如下:大米、食用油、面条、火腿肠、纯牛奶。感恩大家对学校对孩子们的帮助!”回复人何彪老师人很朴实,话也不多,提出的需求依然很纯粹。米面粮油奶,最基本的生活物资,保障最基础的生存需求。
南昌市三联特殊学校创办于一九九四年七月,时为江西省内首家民办聋哑人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人,长期志愿服务人员3人,在校学生20余人,生源主要来自江西省各个边远地区农村及贫困家庭。学校一直以来都是在城乡结合部租用民房坚持办学,但是因为经费问题,学校前后搬迁多次,最近一次搬迁是2018年学校搬迁到了如今的校址——城郊、毗邻铁路的一栋老旧三层民居。
(上图为南昌市三联特殊教学学校现校舍,斑驳的外墙上悬挂着我司2021年捐赠的一台空调外机)
学校的创始人是周氏三兄弟, 周氏三兄弟在十余年的艰难办学过程中因为疾病或意外事故相继去世,由当时在校的老师何兴武接过校长一职至今,何校长本人也存在听力和语言交流障碍,由于是私立学校无法获得国家一分钱拨款,所以学校的这些年来一直举步维艰。现任校长何兴武带头不领薪水,甚至把微薄的退休金都补贴进去,其夫人在学校负责伙食后勤,其大儿子何彪2005年开始协助父亲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和对外联络,并逐渐接管学校全部事务。他是学校唯一一位健听人员,也另外有一份工作维持生活,不在学校拿薪水,不仅如此,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全部是无私奉献,不计任何报酬的。
(2020年,南昌公司志愿者为学校送去防疫物资,60余岁的何兴武老校长竖起大拇指给我们点赞!)
在这6名教师中,其中三名教师,包括何校长,年龄均在60岁以上,缺乏系统培训,老教师身体状况日渐衰退,力不从心。一名年轻聋哑教师也是高中毕业来担任老师,一名兼职的电脑老师,唯一一名健听的何彪老师,除了校务,教师,他还是负责对外联系的翻译。
(我们这次碰到老师在给学生们教授文化手语课,这位女老师是在三联特殊学校培养成长的)
2019年,南昌公司党员志愿者第一次走进三联特殊教育学校,近距离走进这群特殊的孩子,与他们做游戏。
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爆发,学校也推迟开学,牵挂学生的南昌公司志愿者们为学校送去防疫物资和基本的生活物资,助力早日复学。
2021年3月,新冠疫情依然持续,学校的经营也更加艰难。何彪老师说:“最感谢的是像中海地产这样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组织,如果没有你们的帮扶,我们不可能走到今天。”
时常在思考,新时代的我们“学雷锋”最应该学什么?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归结起来大致为为“向上”与“向善”,既是一种“向上”的人生姿态,也是一种“向善”的道德追求。纵观雷锋短暂的一生,他始终具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对新中国、新生活充满无限热爱和美好向往,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充足的干劲投入到工作、学习之中去。新时代的我们“学雷锋”,需要学习的正是雷锋这种乐观向上,积极作为的人生姿态。
何彪老师告诉我们,“学校到目前已经累计走出了400多位学生,他们通过学习重新步入社会,很多已经能够走上工作岗位,结婚生子,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的人生!”
南昌中海愿意一直陪着这些孩子坚持走下去,迎难而上,向阳而生,为社会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贡献力量。
相关新闻